做一个“用心”的管理者 ——记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刘立

刘立,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航线维修分部过站维修车间副主任,年轻俊朗的面孔,似乎刚过而立之年,但实际上他已是一名“年逾不惑”,从事飞机维修工作20 年,不折不扣的机务“老炮”了。

刘立,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航线维修分部过站维修车间副主任,年轻俊朗的面孔,似乎刚过而立之年,但实际上他已是一名“年逾不惑”,从事飞机维修工作20年,不折不扣的机务“老炮”了。

2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20年的专注,20年的用心,使刘立从一名普通的机务工作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者,但无论是时光的流逝,还是身份的转换,刘立始终不忘初心,对待工作的认真细致,对待生活热情活力,一直是他不变的追求。

做一个“用心”的管理者 ——记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刘立

刘立是过站车间“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干部,这使他对于过站车间优点和缺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过站车间是一个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一线生产单位,人员结构老化,老同志们虽然维修经验丰富,安全风险意识强,但学习能力普遍下降,业务能力不足,体力和精力也跟不上,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35年内即将退休。

棘手的问题就摆在面前,短期内恐怕人员难以得到补充。面对困难刘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以下措施:一、身体力行,自己带头先学习,复杂的手册规章、重要的风险警示,他都梳理成简明扼要的条目,然后在班组会上详细讲解,老同志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形式新颖活泼,内容易于理解掌握。二、培养青年骨干,加强梯队建设。按计划组织新进成熟机务人学习各项业务技能,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的培训机会,使其尽快成长为车间的业务骨干。三、人尽其才,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他将每日工作时段分为上、下半场,相对轻松一点的上半场,以老同志为主力,相对忙碌一点的下半场,由年轻的同志顶上去。这样保证了老同志在精力充沛的阶段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即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照顾了老同志的身体。四、关心员工,扶危济困,嘘寒问暖每个员工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工作中给予相对的照顾,闲暇时提供积极的帮助,为他们排除后顾之忧。实践证明以上这些举措是成功的,车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压力,整体工作得到稳步的提升。

刘立在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身为车间干部,他还经常参与接送飞机这样的基础工作,检查机坪FOD时,看见机位上的工具设备没有摆放到位,他会主动把设备放回到规定区域。放行人员完成B737短停工作时,发现新版工作单上有一处描述与飞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他就亲自联系MCC和昆明基地,及时落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每次车间做完航后工作,他都会把每架飞机认真地再复查一遍,确保所有的工作都规范完成……

 

刘立就是这样,大事作于细,难事作于易,用心谋划,用心细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管理方法得到了上级的信任和员工的信赖。

工作之余,刘立还经常组织班组外出旅游,放松员工的身心,缓解大家的压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用他的话说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就是为了快乐的生活。”(曹雷)做一个“用心”的管理者 ——记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刘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