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维修公司创新工作室自2015年11月启用后,工作室成员就致力于新机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在王伟工程师的带领下,历时三个多月的攻坚克难,多个功能模块已完成并被机务维修公司部分部门采用,新系统日渐成型。
工作室启用以来,项目小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生产一线调查需求,展开头脑风暴,分析功能实现。2015年新入职的两位管培生徐玉磊、卞璐鹏在外场一部班制压缩,管培任务在身的情况下,放弃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发挥计算机特长,学习OA系统开发,一个一个部门走访,一个一个表单设计,制作了特车勤务部、外场一部和外场二部的各类台账日志,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记录方式。
各部门生产数据直接反映了机务维修公司的业务情况,生产调度部是机务维修公司信息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当各部门生产数据汇集到生调部后,生调部值班人员将数据录入系统,系统自动调用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对比,生成多种方式的查询和统计接口,以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各部门的生产情况。
2015年12月,集团公司熊总带队观摩机务维修公司“三严三实”和企业文化建设时,对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指导意见。他建议在系统中记录每个人在机务维修公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工作执行的情况,工作的偏差,手册工单的执行……所有这些串在一起,看人就不再凭印象,可以把这个人的信息从系统中调出来,综合来看是一条什么样曲线,以这种创新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管理的品质。项目小组认真研究熊总的指导意见,结合机务维修公司的实际情况,认为首先可以从岗位履历、工作量、培训情况和绩效奖惩情况等方面记录,从而可以反映员工工作情况,设计了相关表单,逐步进行部署应用。
另外,安全管理台账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规范、标准、统一的安全台账能够帮助各部门更加明确、清晰的开展安全工作,项目小组将依据集团下发的规范标准,将安全台账也纳入到新机务信息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