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空管春运故事:为历史记录背后的坚忍卓绝点赞

2016年的春运返程如期而至,厦门空管迎来了年后返程的航班高峰潮,而春季的大雾天气总在这个时段不期而遇,给航班起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断的航班延误和大面积航班积压,使得空中交通指挥压力重重。

2016年的春运返程如期而至,厦门空管迎来了年后返程的航班高峰潮,而春季的大雾天气总在这个时段不期而遇,给航班起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断的航班延误和大面积航班积压,使得空中交通指挥压力重重。

因前一日大雾积压,2月14日厦门空管站“邂逅”了历史性的超大流量,航班量在当天全面爆发,厦门机场全天起降航班达到585架次,刷新了厦门机场有史以来的航班起降记录,单跑道的利用率接近且短时超过极大值。

从14日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1点,进近管制室和区域管制室第一次遭遇连续17小时第二扇区无间断开放。为了保证管制扇区的持续开放,三个对空管制室紧急调配,增派人员以应对地面积压的大量航班;当班管制员主动晚留,直到深夜1点才离开岗位。同时,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各个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加强与各带班主任进行会商,并且坚守在管制现场监督指导,共同应对复杂天气下的超大航班流量。

各个管制大厅里,管制员与机组的通话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戴着耳机和话筒的管制员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雷达显示屏,神色严峻,没有一丝懈怠。管制席位上的带班、主班、副班、协调席,所有的管制席位全部开放,扇区持续工作,一场“春运大雾保卫战”正“浓烈”上演。

厦门空管春运故事:为历史记录背后的坚忍卓绝点赞

指挥席管制员有条不紊的发着每一个指令,协调席管制员积极与相邻的各个管制单位协调,带班主任严密监控。区域管制室在航路上航班繁忙的情况下尽量为航班提供最优的进场和离场航路;进近管制室的航班流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管制员沉着应对,在调配离场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安排落地航班尽早落地;塔台管制室在保障好出港航班尽量准点起飞的同时,同时保障降落航班安全有序的落地。

夜晚3时,管制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的管制员“春运大雾保卫战”犹酣,随着一拨又一拨的航班起飞、降落,随着航班量下降,紧绷的神经才开始稍稍放松。这天的夜航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管制员们轮换值守、身心俱疲。累,却听不到一个人说累,看见最多的是在航班盘旋着起飞、等待着落地之后每个人脸上的欣慰和微笑。

2016年的情人节,2月14日,一个与爱人共度、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对于厦门空管站的管制员们来说,却是与众不同、意义非凡的一天,因为海西的蓝天,见证了他们的坚忍奋战,见证了他们的通宵达旦,见证了他们出色的扛起585架次这个历史最高峰的重担。他们在逆境中磨砺自己,在挑战中提升自我,他们像战士一样保卫着祖国的蓝天,续写着厦门空管的传奇。

向在2016年2月14日创造和书写厦门空管历史的每一位管制员致敬!

经历者手记:迎着朝阳,本该14日晚上回场的最后一个航班山东航空8770于15日早上七时许缓缓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回首刚刚经历过的这场“春运保卫战”,用惊心动魄来描述并不为过。由于遭遇厦门机场空前的超大流量,厦门狭小的空域越发吃紧,进近管制员不得不对每一个进场航空器进行反复引导,从055航向到140航向,再到320航向,表速从250节到210节再到190节,一直到最小进近速度,最后对正跑道,有时甚至没有引导空间,不得不指令多架次飞机盘旋等待,巨大的精力消耗让每一位管制员在离开岗位时除了疲乏还有不得不生发的感慨;区调管制室辖区内的厦门、福州、汕头和晋江航班量骤增,交接点附近则是犬牙交错式调配,高度层更是一次次吃紧不够使用,区调管制员们全部高度集中,全神专注每一个冲突点,带班主任更是一丝不苟的把握全局,为主副班提供更好的指挥预案;由于地面积压大量航班,塔台管制室的地面指挥席同时要应对二十多个航班,波道异常拥挤,塔台管制室主动增加管制员支援地面指挥席,从而应对超大流量。

“通宵达旦、持续作战、精益求精、严丝配合、团结协作”——这是我们的切身感受,面对压力,我们必须做到周恩来总理所倡导的“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