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空管春运故事:十九个春运,十九个坚守

岁月如歌,人生几何。19个春运,是成长的历程,19个坚守,是感知的历程,更是一步一步迈向未来的历程。

岁月如歌,人生几何。19个春运,是成长的历程,19个坚守,是感知的历程,更是一步一步迈向未来的历程。

厦门空管春运故事:十九个春运,十九个坚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他,97年大学毕业后加入管制运行部,进近管制室的“泰山北斗”。高崎机场从开航时的十几个架次到现在的逾500架次,他见证了厦门19个春运的全过程。从终端管制室到飞服室,再从飞服室到塔台管制室,再从塔台管制室到进近管制室,19个春运,19个坚守,各个科室都有他的身影。19年的春运保障安全工作,如同生命的律动,承载了他无尽的心愿;19年的春运保障安全工作,如同喷薄的激情,承载了他美好的希冀;19的春运保障安全工作,如同涓涓的流水,承载了他人生的青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就是进近管制室带班主任苏文国。

又是一年春运时。每临年关,每位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是恨不能双臂化翼,飞回故里,身处异乡的苏文国,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吃一顿团圆饭的心情,和常人同样的强烈。然而因为职业的缘故,春节时的管制员往往只能作为那“羽翼”,载着他人向魂牵梦绕的故乡飞去,为了他人的团圆,倾情坚守,倾心奉献,一晃十九年如一日。

待之以坚持,献之以青春

春运对于管制员来说其实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别人晒着年夜饭,而管制员只能在单位吃着简单的工作餐,别人幸福地团聚在一起燃放烟花爆竹,而管制员只能从塔台上望着城市里那绚烂的灯光,心中由升起小小的失落感,但只要想到能将那些一年都在外打拼没有陪在父母或儿女身边的乘客安全地送回家乡时,那小小的失落感还是会逐渐被小小的满足感给替代……“在春运这场‘战争’中,每一位管制员都是英雄,管制员不仅是在完成日常的工作,更是让归心似箭的游子们,安全快乐地回到家人的身旁。”苏文国这么对年轻管制员说,脸上戴着一份充盈的自豪感。

97-98年的春运,作为学员的苏文国,更多的是观摩和学习;99年开始,随着管制技能日益精湛,苏文国逐渐成为中坚力量,波道里铿锵有力的话语,带给机组的是信任和温馨;2010年至今,成为带班主任的苏文国,不仅要手拿话筒,更多的是从班组从科室大局出发,整体布局,身先士卒,带领整个班组用坚守换安全。

19年的春运,年夜饭他不在,女儿生病他不在,家人团聚他不在,为了他人的团聚,苏文国尽管万分不舍仍然一次又一次的舍小家顾大家。因为他知道,哪里更需要他,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名空中管制员,因为他知道,从拿起话筒的那一刻起,他就选择了无怨和无悔。正是在这样的坚守孕育了苏文国不凡的个性——如山一样坚毅的性格,如海一般辽阔的胸襟。用智慧和执行力不断创新机制,用热情和技能实现高品质的服务,用辛勤和汗水提高工作效率。“在岗一分钟,坚持60秒”,无时无刻苏文国都竭尽所能,为春运工作保驾护航,为厦门空管的腾飞添砖加瓦。

挥洒热血为春运护航

2016年的春运以历史性的大寒潮作为开端,风切变、雷雨等恶劣天气接踵而至。恶劣天气和处于高位的航班总量,让每一位管制员的肩上都压着沉甸甸的担子。2016年2月1日,管制员们正在井然有序的指挥着航班,突然,无线电波道里传来紧急呼叫:“厦门,我是新加坡前往厦门的某航班,因为恶劣天气,空中盘旋消耗过多油量,请求优先进港,紧急着陆”。时间就是生命,此刻,每一秒都意味着生命的希望。听到扬声器中传来机组紧张而颤抖的声音,苏文国作为当班带班主任,在危急关头冷静处理,收到空中特情后,当机立断,重新安排指挥预案,为该航班优先落地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地对空”之战。特情发生时,正值进离场高峰期,但苏文国同志沉着、冷静迅速协调有关单位释放空域,指挥该航班沿最有利的航向飞行,同时调配其他航空器避让,保障该航班优先着陆,整个过程宛如行云流水,安全顺畅。通过空中与地面的密切配合,这个特情航班最终安全平稳的降落在厦门机场。在他的努力下,该航班比预计落地时间足足提前了十分钟,这十分钟,对于一架宣布最低油量的航班来说,那是何其宝贵的十分钟啊!他用“自信”作词,用“团结”谱曲,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再岗一分钟,坚持60秒”成为他尊奉的座右铭。

春运依然在继续,而苏文国犹如一棵巍峨的青松,屹立在雷达显示屏的前方,专注着航班的每一个细节,管制大厅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了那一张坚毅的面容。

19年的春运坚守,似细水涓涓,流淌在每一位厦门空管人的心中;似青烟回荡,弥漫在每一位厦门空管人的脑海中;似老酒愈陈愈醇,沉淀在每一位厦门空管人的回忆中。第20个春运,有苏文国,也有我们每一个厦门空管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