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春运第七天,山西地区迎来了又一场降雪降温天气。
春运前的“霸王级”寒潮的余味犹在,整个北方地面温度最低的一天是1月23日,大风伴随寒潮,让这个冬天的能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一时间,“冰窖”、“有记录以来最低”这些形容词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才经过几天的升温与缓和,又一场降雪不期而至。
不同的是,这场降雪天气已没有冬季肆虐的寒冷,降落到地面也没有明显的聚集,反而有些春的“委婉”了。30日下午14时左右,凋零的雪花开始有意无意的飘洒,省会城市太原地面温度有了一定的降低,但民航山西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的各科室里,一切管制工作都紧锣密鼓的进展着,各岗位管制人员也都严阵以待,确保春运保障过程中的每一架次航班都能够安全顺畅。
尽管地面降雪量不大,仅有小雪级别,但作为管制单位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加之气象部门从前一日晚间就已经发布了降雪预警,管制单位提早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专注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场降雪其实是今年春运的首场降雪,对奠定今年春运保障的基调具有很大影响。“降雪天气的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低温,航空器除冰除雪耗费时间,低温还会继续结冰,影响飞机气动外形;二是跑道湿滑,航空器起降距离可能会延长,跑道摩擦系数急剧恶化;三是能见度,雪下的大了机组看不到障碍物甚至跑道标识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都应当注意这些。”管制运行部当日带班主任杨志东在讲评会上说到。
降雪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太原机场进离港高峰时段随即来临,而地面航空器的除冰除雪工作却丝毫不能有所懈怠。为了确保出港航空器正点起飞,尽量避免地面延误的情况,塔台管制室加强了地面除冰工作的效率,所幸跑道上一直有航空器起降,没有形成较厚的积雪。进近管制室大流量飞行时段的调配也很复杂,但值班管制员灵活运用空军释放的空域,确保了航空器先后的正常排序,并尽量拉大飞行间隔,以防落地航空器因能见度和跑道摩擦系数不够等原因造成航空器复飞等情况。虽然区域飞行几乎不受降雪影响,但大气环流场还是会导致部分高度层出现轻到中度颠簸,山西空管分局区域管制员严格执行高度申请规定,尽可能满足机组的上升要求,积极与北京高扇等相邻管制单位申请高高度飞行。地面飞行服务室也及时收集和发布了航行通告和雪情通告,加强了降雪天气下与机场和航空公司等服务保障单位的协同与配合。管制运行部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春运保障措施中的有关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做好信息通报和传递工作。
根据气象报文显示,这场小雪天气一直持续到晚间21时30分就已经完全停止,值班管制员也从未停止对天气情况的监控。降雪期间,太原西部吕梁机场关闭至次日06时,周边郑州、西安、石家庄机场也有小范围降雪,但仅有一架去往吕梁机场的航班备降呼和浩特机场并取消当日计划,其余航空器均运行正常。管制运行部带班主任在31日早讲评中总结说到,“尽管这场降雪没有预想中的强烈,仅仅在山西地区‘小憩’一番,但还是会对正常冬季运行带来影响,希望各管制室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全面总结经验,为不断提升春运期间的空管运行服务质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