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遭遇寒潮包围 空管设备运行平稳

      1月23日,海口遭遇寒潮。近30年来最强的冷空气给温暖如春的椰城带来了恶劣天气。全岛温度骤降,本场最低气温摄氏7°,最大风力7级,天空中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飘绵绵不断的冬雨,宣告着冬的来临。民航海南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门,加强巡视,未“寒”绸缪、提前准备,同寒潮赛速度,确保空管设备运行平稳。

      1月23日,海口遭遇寒潮。近30年来最强的冷空气给温暖如春的椰城带来了恶劣天气。全岛温度骤降,本场最低气温摄氏7°,最大风力7级,天空中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飘绵绵不断的冬雨,宣告着冬的来临。民航海南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门,加强巡视,未“寒”绸缪、提前准备,同寒潮赛速度,确保空管设备运行平稳。

                                     寒风中加强巡视不间断
      仪表着陆系统(ILS)在如此低能见度天气下,给飞机提供一个可靠的进近着陆通道,以便让飞行员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引导飞机安全着陆尤为重要。清晨,顶着瑟瑟寒风,导航设备室值班员左建昭来到场内信标台巡视。一路走来,他观察到台站旁的捕鸟设施有被劲风吹断的,他不由地加快了步伐。他拉开机房大门,仔细查看,这才放下了心。湿度大,抽水机的水位他特别“关照”过。他放心不下那些天线阵子们,疾步绕场一周查看,好在它们都安然无恙。虽说工作已有28个年头,如此寒冷的天气还是第一次遇上。海南人没有披围巾戴帽子的习惯,虽说比平时多穿了,但机坪上空旷无比,寒风直往衣领里钻。老左在凛冽的寒风中工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漏,他谨慎地比对着航道、余隙、宽度、进场等参数,均在正常值,没有波动。“要想成为合格的导航人,就要不怕严冬酷暑!”他这样说到。默默地做好记录,锁上大门,机房里留下了热忱的温度。

                                       未“寒”绸缪“粮草”先行
早在寒潮尚在预报之时,动力设备室主任陈焕彪就在关注各台站的后备电源——柴油发电机维护工作了。他深知“动力设备是空管保障的基础”,基础有多牢靠,高楼就有多高。四个台站10台柴油发电机,这个数目任谁都不是轻松活,况且都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对于这个平均年龄46.7岁的科室来说,干起活来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维护的部署要做到能应付四面八方的各种情况,并且要环环相扣,有的放矢。彪叔带领大伙分头行动,拼的是体力和速度。有的负责协调购买配件、有的帮忙卸货、验货,一忙起来都顾不上喝口水,过了饭点都全然不知。他们快马加鞭奔赴各台站,赶在寒潮到来之前,所有柴油发电机全部维护完毕。共更换机油340升;水箱宝168罐,成为同寒潮赛速度的赢家。

                                        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故障
    孙子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设备故障犹如躲在暗处的敌手,时时进犯。只有我们提前把各项任务f分解做细做精,把日维护、周维护项目吃透做好,才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小故障。”雷达设备室班组长陈勇青如是说到。云龙雷达站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现场运行工作的精度和细度;在近日的维护检查中,维护人员及时发现三台甚高频发射机接连出现异常告警。兵来将挡,刻不容缓。1月21日,他和技术骨干吕远、莫卓玮,说干就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带着疑问,他们检测发现其中两台只要在软件上屏蔽不使用的功能,就立即恢复了;另一台则是射频接口松动了,稍做调整就正常如初了。分析、排故只花费了半天功夫。为此陈勇青总结到“故障并不复杂,全靠及时发现。我们只要在日检查多付出一些心思和精力,收获的是安全保障的果实。”
海口遭遇寒潮包围  空管设备运行平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