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切变被称为“自然界的航空杀手”一点都不过分,虽然飞行人员每年都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但是因为它的突发性最具危害,它依然是每位飞行者都想方设法躲开的噩梦。飞机在起降过程中低高度遭遇风切变,往往只有几秒钟的识别反应时间,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及不恰当或不充分的应对,不能迅速的从相关仪表中意识到飞机性能的损失,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尽早识别至关重要,而高效的机组配合及恰当的提醒则是及时识别风切变的关键。
一次飞行任务的开始,机组人员进行充分的航前准备,从飞行资料的解读分析到飞行实施过程中通过机载设备对天气的观察还是不难发现风切变预兆的,例如锋面天气、雷暴天气、持续颠簸天气等等气象信息就能很好预示着可能存在的风切变风险。机组应对任何状态变化保持足够的警惕,尤其在机场附近等飞行运行天气迹象越多则风切变的可能性越大,越靠近对流性天气越危险,对此类天气现象必须引起极高的重视。尽管模拟机训练对风切变对识别和改出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模拟机系统毕竟有它的局限性,模拟效果与现实不尽相同。在现实飞行中再先进的飞机和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无法和风切变对抗,即使是不太强对风切变也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这要求我们在每一次飞行任务中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此时推迟起飞、等待、备降,规避风切变才是上策。
其实,每次风切变造成的事故当中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些危险的预兆,只是一次次被忽略了。自然界的风切变我们可以规避,但是我们自身的那个“盲目蛮干”、“麻痹大意”等安全隐患只有通过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机组配合意识去弥补。严谨的飞行作风才是对抗一切危险天气的根本。
南航新疆分公司 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