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 雷击难逃

一声春雷响,宣告着春夏换季的到来,也宣告着南方开始进入雷雨多发的强对流天气。

一声春雷响,宣告着春夏换季的到来,也宣告着南方开始进入雷雨多发的强对流天气。

3月13日,执行ZH9472航班的B-1941飞机刚落地,深航南宁维修分部的维修人员李军和胡斌一如往常开展航后工作。李军和胡斌都是南宁维修部具有多年维护经验和优良维护作风的维修人员,尽管夜间能见度差,但在他们仔细而认真地检查下,很快发现该架飞机左侧2号风挡上方有疑似雷击烧蚀点。

南宁地处祖国西南,春夏季节雷雨天气多发,多年来南宁维修部也积累了一定的雷击烧蚀点检查和处理经验。尽管当日南宁本场并未报告雷雨天气,但疑似烧蚀点的发现,使得李军和胡斌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决定联系机组了解航路天气。在得知航路有雷雨后,李军和胡斌迅速报告领班许战列。领班许战列确认损伤后,立即向总部MCC报告,同时要求李军和胡斌对机身进行仔细检查,务必查找所有烧蚀点,尤其是机身上部必须使用高空梯架进行细致检查。

夜间能见度差,进行细致的目视检查,对于维修人员而言是不小的挑战,更别说需要站在高达两三米的高空梯架上对机身上部进行检查。李军和胡斌检查完一个区域就需要爬下梯子,把梯子移动到另一个区域再继续检查,在这期间又需要来回解系安全带,检查工作繁琐且存在飞机刮碰隐患。但他们两长久以来养成的优良维护作风,使得他们足以应对这样的问题,而娴熟的维修技能也使得他们足以应对移动梯架和高空作业面临的风险。

火眼金睛 雷击难逃

图一 南宁维修人员仔细检查烧蚀点

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及在手册中对每一个烧蚀点损伤标准的查询,李军和胡斌发现机身烧蚀点多达数十个,右发反推后缘灼伤分层,左升降舵调整片灼伤分层,已经超出手册标准。这是2016年第一起机身烧蚀点的报告,韦毅经理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要求克服夜间检查能见度差的困难,采取互检措施,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烧蚀点,并启动AOG应急预案,寻求深圳总部结构维修人员支援。

这时候,一整个夜晚已经过去了。尽管一夜无眠,但却换来了李军和胡斌安稳踏实的一天。

314日,白班组领班刘钧与夜班组针对B-1941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交接,在宋耀荣副经理的指示下展开部署,合理调配人员,在与总部MCC确认结构维修人员的AOG安排后,安排专人在总部结构维修人员到来之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由于大多数烧蚀点位于机身上部,准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落在了高空梯架设备的使用上。刘钧与南宁机场其他驻场单位联系高空梯架设备的借取使用。最终决定借用南航广西分公司的高空梯架。该梯架距离机位较远,且体型巨大,在牵引过程中,勤务车辆司机严格遵守机坪行车规定,确保安全拖运梯架。移动如此巨大的梯架接近飞机,南宁维修部也是第一次。宋耀荣副经理和刘钧充分评估其中风险后,与其他维修人员一起,小心翼翼的将高达六、七米的巨大维护梯架移动至飞机边缘,并妥善固定在适合结构维修人员工作的位置。

    14日中午12:00,当总部结构维修人员到达南宁机场时,B-1941飞机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展维修工作。

火眼金睛 雷击难逃

图二 高空梯架设备准备就绪

在接下来的维修工程中,南宁维修部均安排专人协助总部结构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主要负责维修现场管理,协助总部结构维修人员借用工具、使用南宁机场相关设施设备。

然而天公不作美,15日凌晨南宁机场开始下起连绵不断的细雨,而此时正在进行右发反推包皮损伤的修复工作,这使得维修工作难上加难。与时间赛跑的维修人员为了抢修进度,在现场临时搭建简易雨棚,硬是在雨中完成了抢修任务。

火眼金睛 雷击难逃

图三 总部结构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

   30个小时过去B-1941终于在15日夜间21:00顺利出港继续执行航班。在此期间,南宁维修部历经多个班组的更换,每个班组均对B-1941飞机的相关工作进行认真而细致的交接,并合理分工、科学部署,在充分保障航班的前提下,积极协助总部结构维修人员的开展维修工作。

    深航南宁维修部秉承一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作为南方维修基地处理春夏多发故障的优势,为公司顺利进入春夏换季工作贡献力量。(深航维修工程部 黄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