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跟着机务师傅去排故

12月21日晚,气温15-19摄氏度,夜间有小雨。晚上九点,深航航线二中队大部队“进驻”维修工程部航线T3办公室,今晚是他们的“主场”。

夜班跟着机务师傅去排故

12月21日晚,气温15-19摄氏度,夜间有小雨。

晚上九点,深航航线二中队大部队“进驻”维修工程部航线T3办公室,今晚是他们的“主场”。

A组领班袁培震和控制员林伟全坐在一起商讨今晚的工作安排。

“5363(飞机)八点多就落了,有活儿(故障)”

“啥活儿”

“驾驶盘操纵力大”

“谁整?”

“我看看……嗯……李祥和黎应来吧”

“好,这个我来检验”

“OK”

“小祥子,过来领活啦!”

……

李祥眉头紧皱,紧绷神经忙碌着查询手册、打印资料,他的“副手”黎应来同时查询航材,准备工具,然后和检验员袁培震一道按照《工作准备实施单》讨论施工细节和风险点。

十点,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出发!“铿锵三人行”。

此时机坪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凉飕飕的风肆虐机坪,完全不和上夜班的机务师傅们“讲感情”。

三人到达342机位,袁培震再次对排故思路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对于飞控系统排故经验丰富的他来说,这种故障不是头一回遇到,而对于“初出牛犊”的机械员李祥和黎应来来说,这确是他们的“第一次”,而且倍感压力山大。

 夜班跟着机务师傅去排故

李祥踩在工作梯上,半身钻进飞机前电子舱,头顶是操纵钢索,身体两侧是计算机,狭小的空间只容得下他的身体上下移动。

“应来,张力计给我。”

“副手”取出张力计,一只手从李祥的身体和电子舱门框之间的缝隙间递进工具,然后拿出纸和笔,记录李祥测量的钢索张力,查询手册的张力参考值,比对测量值是否在参考值范围内。

“完美”黎应来兴奋的叫到。

通过实际测量,前电子舱的钢索张力是没有问题的,三人继续到主轮舱开展测量。检验员袁培震之前是中队飞控专业组组长,在主轮舱施工前给大家详细讲解了飞控部件的工作原理,让大家受益匪浅,现场教学,培训效果万万没想到如此出彩。

 夜班跟着机务师傅去排故

“这段张力不够,低了,再紧紧。”袁培震说话的同时自己拿起工具给大家示范如何正确调校钢索,毕竟有些施工项目中实际使用的工具和培训课堂上使用的工具是不同的,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经验丰富人员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知道这段钢索的直径吗”

“目测应该是1/16吧?”

“具体的测量怎能靠目测呢?”袁培震厉声说道,“看我演示……按住张力计手柄,把卡片拨到最左端,然后嵌入钢索,松手柄,好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3/16”

“哇,这工具真高大上”

“和我们去实操培训使用的工具完全不一样。”

……

调校完钢索,大家继续按照FIM(故障隔离手册)检查了副翼定中轴承,也许这个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更换完磨损严重的轴承,大家心头的石头依然没有落地,迫不及待的等待测试结果。

袁培震跑进驾驶舱,打压,操纵副翼,操纵力感觉正常,完美!

此刻已是凌晨两点,机坪上空的雾早已散去,化作零星的小雨,一滴一滴,滋润心田,没有什么比成功排除故障更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了,就让这份喜悦留在机务人心底久一点、再久一点、更久一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