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新疆 郭静) 今年的暖冬,让乌鲁木齐机场在三九天也大雾迷弥漫。本该昨晚回来的航班,今晚才归航……各种延误、等待、取消。但是,虽然飞了大夜航,我也没觉得很累,我想“心”不累是关键。
民航“看天吃饭”,碰上延误,旅客着急,公司着急,我们更着急,航班延误长长短短,要把旅客送到家,还不要带情绪回家,压力山大啊。渐渐我也落下一病根,一延误就焦虑,总觉得“飞机在动”?推出了?可以走了?其实延误时,有这幻觉的CC不少,“飞机在动”被称为乘务员三大幻觉之一,心情急切所致吧。毕竟延误对我们来说不只是面临等待,更有来自客舱方方面面的压力。首先是旅客需要知道具体等待的时间。其次,由于延误造成的问题怎么解决?再有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躁的情绪会在客舱漫延,容易出现各种衍生问题。
但是这一班旅客好棒,只有一人说我是“大骗子”,最后也和我们和好了。大四段,飞了两天,中间还取消过夜。以前延误这么久,旅客一上机就会带情绪,机上再等待一会儿,客舱就里就会闹轰轰起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或发餐发水使劲干活,就能安抚旅客的。和谐客舱背后离不开民航各系统的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及时告知延误信息避免在候机楼长时间等待、协助中转改签解决后顾之忧、取消航班有效率的安排食宿缓解舟车劳顿、机上等待时能够保证旅客的知情权才是定心丸、还有来自于各部门的有力保障,公司、航管、机场、机务、航食…一个都不能少。
这两年,民航系统改进航班延误工作的力度还是见效的,旅客对于航班延误的认知也理性了。感觉航班不正常时,CC们不用再站在风口浪尖上背负整个业界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