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NB800的顿悟1:妩媚中的阳刚-深谈mogul滑行中的向前顶胯(谢谢大军!)

前言
一切的一切只为了这个滚烫的冬季……

1、从平面到立体
让一辆运动着的汽车减速的方法有2个:刹车或撞车。同样的道理,在mogul中用搓雪和碰撞的来控制速度。搓雪时减速的阻力来自雪面对板刃的摩擦力,因减速而损失的动能转换为热能,这个热能让板刃升温,让雪融化;碰撞时的阻力来自雪包对板底的弹力,其间的能量转换方式为动能到势能,这个势能蓄积于下肢,就是我们常说的吸收,并在后续的动作中被释放。

初学者用“搓”来应付mogul,而专家则选择“撞”。从“搓”到“撞”的变化并非为了炫耀,而是源自滑行的内在需要,其意义表现在境界与体验两个方面。

搓雪、走刃、吸收与释放是滑雪技术的三大支柱,前两者让你在平整的雪道上驰骋,属于平面的范畴,而mogul、粉雪、断崖都是立体的地形,在这里遇到的问题需要用立体的观念去思考,用立体的技术来解决,而吸收与释放正是实现从平面向立体跨越的关键。也许有人会说不用吸收我也能很好地滑mogul。没错,这是因为立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平面来滑行,比如顺着雪包的后脸搓雪,沿着雪沟的外弧(坑边)走刃,这就象三维的景致可以放进二维的照片中去展示一样。但是同时,也有太多装不进相片的信息被丢弃,有更多平面无法表达的立体让人止步。在阶梯型mogul、波浪、深粉雪这些难以被2D化的3D空间里,没有收缩和伸展就寸步难行。然而也正是对这一技术的掌握,让滑行出现了上下的自由度,曾经难以逾越的鸿沟从此成为坦途,这就是境界的突破,是柳暗花明后的海阔天空。这时再回首,用几何的眼光去审视滑雪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搓雪是谨慎的X轴,走刃是奔放的Y轴,吸收与释放是轻灵的Z轴。

豁然开朗的境界,也必然带来全新的体验。在平面中我们更多的是感受速度的激情,而在立体中我们享受抬升的愉悦、沉降的惊险。从这个角度来看,搓雪就象捏着闸下坡的自行车,走刃如同弯道中悠起来的摩托车,吸收与释放呢?是过山车,起伏跌宕,而又圆润酣畅。

2、做一根弹簧
自然界中对吸收与释放最完美的实现就是弹簧,这吸引着大家去钻研、去模仿,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徒劳的。即使是菜鸟也可以在波浪道上做出收缩与伸展的动作,但与专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控制速度。我们往往做到了形式,却无法触及本质。弹簧没有大脑也没有CPU,为什么能比人更好地吸收与释放?原因就在于它的运动遵循的是物理定律,而非智能和逻辑。我们做了太多骑马找马式的无用功,是因为忽略了、或者干脆就不知道一个基本的事实:人的身体就是天然的弹簧。这是进化的恩赐,而多数人却不会利用。与窜蹦跳跃的祖先相比,现代人身体的许多机能都在退化,这也不奇怪,在如今华丽的写字楼里人们更需要的是心眼,而非人之初的本能。但是如果你还想在立体的世界里滑雪,那就必须用本能而非头脑去完成吸收与释放。找回这一本能的途径并不崎岖,只要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任何人都可以化身弹簧,这就是向前顶胯。

3、妩媚
要想说清楚顶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首先,很多人不了解胯到底在哪儿,其次,顶胯是有方向的,最常见的是向左右顶出,进而形成反弓,带动立刃,这在搓雪和走刃滑行中很普遍。而现在我们要探讨的是向前顶跨,它是吸收与释放的前提。左右顶胯是动态的,难在交换;向前顶胯是静态的,难在保持。

纯正的向前顶胯非常罕见。能正确做到的人就很少,另外就算做到了,在厚实雪服的遮挡下,也难见真容。由于缺乏有效的参照物,大家总是按照自己似是而非的理解去顶胯,其结果必然是貌合神离的滑行。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答案在滑雪之外。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群体,因为对美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总能在不经意的瞬间,用性感和靓丽揭示出顶胯的真谛,她们就是传说中的美女。

转NB800的顿悟1:妩媚中的阳刚-深谈mogul滑行中的向前顶胯(谢谢大军!)

图1:标准的顶胯。模特:未知,摄影:未知(图片来自Internet)

图1是最好的顶胯。模特借此展现出自己完美的身材。挺胸,突出了丰满的上围;抬头,用深情的眼神打动前方的每一位观众;顶胯,则尽显纤细的腰肢、浑圆的臀部,这是极致的妩媚。动作内在的合理性造成了美的主观感受,而这种合理性的背后体现着科学的内涵,它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传递,并以迥异的形式加以表达。
转NB800的顿悟1:妩媚中的阳刚-深谈mogul滑行中的向前顶胯(谢谢大军!)

图2:标准顶胯的X光片。模特:未知,摄影:未知(图片来自Internet)

滑雪者运用和模特同样的动作将自己变形为弹簧,让律动之美取代性感之美。简单地说就是用挺胸来带动抬头、策动顶胯,用顶胯来推动压膝,用压膝来驱动雪板。其意义就在于将身体的脊柱、大腿、小腿压制成一个紧密的、富于弹性的整体,就象拉紧的链条,不存在着任何松动的环节。我们来看图2,强烈的顶胯使胸椎和腰椎形成了锐利的V字,这就是动作正确的标志。在此之上,颈椎(抬头)和胸椎(挺胸)构成了一个小的V字;而之下,大腿、膝盖和小腿则组成了大V字,VVV串联在一起正是弹簧的物理形态。在这三节弹簧中,下肢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吸收,脊柱则消化剩余的震荡。脊柱的减震不属于滑雪技术的范畴,它是不受主观支配的人的本能,就象呼吸和心跳。

既然最下面的一节弹簧完成了最主要的工作,那么顶胯的意义又何在呢?这要从两方面来说。首先,通过顶胯可以让上身领先于下身,进而在滑行中形成永远向前的整体重心,这一点可能众所周知,而另一点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弹簧的工作原理很有意思,它只有在一端被固定后,另一端才能进行有效的吸收,比如汽车的减震弹簧,一端通过悬挂系统与车轮对接,另一端与底盘相联。正是因为底盘承载了整车的重量,能对弹簧起到足够的固定,所以行车的振动才能被吸收。同理,雪板就是车轮,下肢就是弹簧,上身就是底盘,而顶胯则是形成充分固定的关键,正是它把上身各部分的重量通过脊柱完整地传递到了骨盆,从而牢牢地压住下身。

转NB800的顿悟1:妩媚中的阳刚-深谈mogul滑行中的向前顶胯(谢谢大军!)

图3:松垮。模特:未知,摄影:未知(图片来自Internet)

滑雪从来都是灵活的下身和安静的上身不可思议的组合。安静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安静中透露出的是明确的意志。下身如果是浆,上身就是舵;下身是行动,上身就是号令。人们经常走在南辕北辙的路上,却浑然不知,绝大多数渴望world cup mogul滑行的人使用的是“松胯”的站姿(见图3)。错误的指令,永远无法产生正确的结果,“松胯”后置了重心,打断了力的骨骼传递,如此恶形,必须力戒。在松胯和顶胯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状态就是“平跨”(见图4),这是进步但远非最好,顶胯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只有锐利的顶胯,才能带来充分的吸收和轻盈的释放,mogul特有的律动之美也正是由此而生。
转NB800的顿悟1:妩媚中的阳刚-深谈mogul滑行中的向前顶胯(谢谢大军!)

图4:松垮、平跨和顶胯的对比。模特:未知,摄影:未知(图片来自Internet)

4、阳刚
对mogul的迷恋越深,迷惑就越深,思考也越深。

顶胯点燃并强化了女性与生俱来的妩媚,那么对于男人而言,它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简单,要想说清楚需要全新的思维,同时还要走进潜意识的深处,因为在这片没有任何掩饰的坦荡世界里,隐藏着一个终极的秘密,那就是mogul的本质其实反映了人的内心对性的渴望。Mogul中每一个元素的背后都能找到Make love的影子,上包时的吸收是“进”,过包后的释放是“出”,跳台上的翻腾是“射”,而顶胯是这一切的基础-“勃起”。Make love从“干”开始,是周而复始的进和出,爽的高潮是“射”;mogul从“滑”起步,是不断循环的吸收与释放,high的巅峰是“跳”,无论是射还是跳都有着相似的体验,那就是极致的愉悦。

为什么正式的mogul比赛要用2个跳台把场地分成3部分,而大众的只有1块场地1个跳台?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差别,因为强者必须能连续射2次干3次。干和射都不难,难的是射完了再干,干完了再射。而mogul中滑不难,跳也不难,难就难在翻腾落地后再入mogul的无缝衔接。在射与再射之间,是不倒的金枪,从跳到再跳,是持续的顶胯。没有顶跨的mogul就象没有勃起的make love一样失败。当然性别的不同,会造成审美的差异,同样是顶胯,女人要滑出阴柔妩媚,男人则要滑出纯阳至刚。但是无论两性的差别有多大,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痴迷mogul的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都爱make love。

Mogul就是这样神奇,在运动的同时也在释放着心中对性的向往。我想,佛洛依德如果天堂有知,也将因此而被震撼,当他看到成群的男女沉醉其中,脸上一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5、练习的方法
单纯的顶胯只是初级阶段,持续顶胯才是最高的境界。在初级阶段多以静态练习为主,在站立、行走时,按照图1中模特的样子去做就是很好的实践。这看似简单,可却是未来高质量滑行的基础,其核心是挺胸。虽然我们一直在谈顶胯,但实际上,在头、胸、胯这三个部位中,胸才是真正的发动机。挺胸时人一定是在顶胯,也必然在抬头。不妨亲自做一个实验,身体会告诉你,挺胸时低头象含胸时抬头一样困难(见图5)。大量的静态练习,不仅强化了顶胯的骨骼定形和肌肉记忆,还能帮助人们纠正弓腰、驼背的不良站姿,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象芭蕾舞演员那样高雅,但至少能做到挺拔。
转NB800的顿悟1:妩媚中的阳刚-深谈mogul滑行中的向前顶胯(谢谢大军!)

图5:松胯的低头(左)与顶胯的抬头(中、右)。模特:未知,摄影:未知(图片来自Internet)

从松垮到平胯再到顶胯,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但这还不是终点,持续顶胯才是真正的巅峰,它体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滑雪哲学。当然要想做到绝非易事,所以在练习上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渐进的原则。首先要习惯在高速下顶胯,方法是先在缓坡上顶胯直放,或在稍陡的雪道上斜滑降,然后逐渐提高速度;在充分适应了速度以后,再进行各种顶胯的回转练习;最后,是到不同难度的波浪和mogul中去悟道。捷径就是多练,顿悟往往就发生在你第N+1次滑过某个雪包的时刻。

6、尾声
持续顶胯就象真爱一样稀缺。二者是如此的相似,相爱很容易,也许一秒钟就足够了,但是在诱惑、衰老、疾病、灾难面前,你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情怀、视对方为生命中的唯一,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犹如童话。同样,顶胯也相当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到。但在高速、陡坡、深沟、密林、粉雪等复杂的状况下,你仍能锁定如图1那样的姿态则近乎天方夜谭。

童话也好,夜谭也罢,事在人为。从爱到真爱,从顶胯到持续顶胯,其实体现了瞬间向永恒漫长的演进。只有在大尺度的时空背景下,二者才有存在的意义。真爱需要刻上时间的边界,那是生命的长度;持续顶胯则要标出空间的范围,它涵盖了所有你即将滑过的雪道。

nb800,2011年1月22日 于北大湖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