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NB800:滑出回转之美7:滑雪中的相对论

 滑雪最令人感到困惑的一件事情就是,一项技术不同的高手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表述,但观看他们的滑行却有着完全相同的美妙。美自有她的标准,滑的难看的,各个不同;滑的漂亮的各个相似。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人们在认知上的如此不同呢?我觉得是相对论使然。每一项技术都有着不变的原则,这是绝对的,但却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这就是相对的意义。在滑雪中有着太多相对论的影子,我试举2个例子,“重心向前”和“引身”。
滑出回转之美7:滑雪中的相对论

 

滑雪最令人感到困惑的一件事情就是,一项技术不同的高手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表述,但观看他们的滑行却有着完全相同的美妙。美自有她的标准,滑的难看的,各个不同;滑的漂亮的各个相似。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人们在认知上的如此不同呢?我觉得是相对论使然。每一项技术都有着不变的原则,这是绝对的,但却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这就是相对的意义。在滑雪中有着太多相对论的影子,我试举2个例子,“重心向前”和“引身”。

 

“重心向前”是滑雪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从上雪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告知必须这样做,检验向前的一个标准就是小腿始终紧紧地顶着雪靴。这就是原则,不用去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只要考虑如何才能实践这个原则。最直观的办法就是身体向前倾,这是正确的!在我们的头脑中,向前不要后坐的理念占据了一切,那么是否所有向后的动作都是异端呢?观察高手的小回转特别是搓雪小回转,你会发现他们每一次回转都是如此有力,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秘密就在于向后,准确地说就是脚踩着雪板向身体的侧后方用力蹬出,如果向右转弯就向左后方蹬,向左转弯则向右后方蹬。后蹬非但不会失去向前的重心,相反还会使重心更加向前,滑雪者在后蹬时,会感到自己的小腿紧紧地顶着雪靴。可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让比萨斜塔倒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让塔顶再向前些,二是让塔座再向后一些。在这里完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相同得目标,前倾和后蹬就是相对的两个方面,而不变的是向前的重心。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在转弯过程中“引身”是一个技术要点,滑雪者通过这个向上的动作来释放加在雪板上的力量,进而实现换刃。没有引身似乎根本就无法实现转弯,但在高手的滑行中,引身非常不明显,特别是在平整的雪面上,而更多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他们 “团身”的动作。在mogul和粉雪中滑行,身体为了吸收来自起伏雪面的冲击力量,必然有一个向下收缩的动作,这就是“团身”,它的工作原理与汽车的减震弹簧完全一样。具体收缩的程度与地形的落差和滑行的速度成正比,正是因为有“团身”,我们才能在复杂的地形中流畅的滑行。说到这,我们再次与相对论不期而遇,“引身”是向上的动作、是释放,而“团身”则向下、是吸收,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主题其实是服务于同一个目标-稳定。在滑行中,身体需要根据地形象弹簧一样压缩与伸展,或者用一个统一的词来描述,那就是“变化”。引身与团身其实是一样的,之所以表现的不同是因为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团身之后必然是伸展,这就是“引身”;引身之后必定是复原,这就是“团身”。

 

滑雪之难在于入门易而提高慢。之所以这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思维和动作的定式。在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想进一步提升,必须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技术理念,尝试全新的动作,但是无论动作怎么变化,滑雪的基本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只是注意前倾而不有意识地加入后蹬,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小回转;如果只有引身而不去尝试团身,那么在mogul和粉雪中滑行就只能是天方夜谭。在这项充满矛盾的运动中,真正的突破往往就在于你能把动作的相对两方面都掌握了,其实只要认真体会,玩命练习,每个人都能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滑雪中的爱因斯坦。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