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山:提高的困惑—-谢谢大军!

很多朋友在滑了几年后,就进入了一个技术相对稳定的阶段。也正是这个阶段,技术很难提高,不上不下,问题一大堆,陷入一个困局。

由于当前入门的渠道不同,对技术的理解多元,场地的限制,很多人问题不同,造成无所适从。

不少人一开始就陷入所谓大回转、小回转、走刃等圈子里,一遍遍地在雪道上扫,除了比较熟之外,技术终无进展。

窃以为,滑雪关键的技术还是“回转”。回转的关键还是重心和板子的整体控制,有了这个意识,适应各种滑法才可能正确。对于转弯的各种解释,各种理解和表述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的,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应该从过多的解释中解脱出来才是。

我认为当前有两个误区:一是唯小回转马首是瞻,另一个是追风“野雪”。
小回转的板子偏短,容易控制,但要滑好真正意义上的小回转,实际上很不简单。
野雪也不是水平提高的标识和捷径,况且野雪的外延过大,到底什么算是野雪?固然野雪可以检验你的基本控制能力,但一上去站也站不稳,所有毛病都一下子被放大的滋味也不好受。想像中把雪板当作你腿脚的延长,把滑雪当作你在雪上的一种行走能力,就不会出现见了陡坡非下不可的情况了。

我的建议有两条,一是选好板子,选一副长一些、同自己身高相仿的三围不太突出的全能板就好。觉得不少朋友的板子过短,三围过大,很不灵活。要加强自己对板子的反应和感觉,加强对板子的控制能力。二是慎练小、大回转,而是把回转在雪道练习好,直练到符合标准、心理正常,充满自信时,再提高雪道的难度,让自己的技术至少适用各种雪道,而不是盲目地滑什么野雪,这样反而提高更快。

我觉得南山老中级道的那四个台阶和高级道左边的大包就是提高技术的必经之路,正确地在这些地方做好回转,遇到所谓的野雪一定会很快适应和应对,而不是用小回转的节奏去处理所遇的雪道,更不要冒乱摔和撞树的风险。

关于猫跳。007说在北京的条件下不练技术玩什么有一定道理。练习猫跳固然对应付障碍有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多一种能力当然有用,但不会猫跳而处理乱雪能力强的人大有人在,我认识不少雪上强人根本不会猫跳,但滑猫道也如履平地,其实用猫跳技术对付乱雪也并不轻松。两者在有条件时都应该掌握才是。值得提醒的是,应该注意保护你的膝盖,虽说姿势不好才会伤害膝盖,但你练到不伤膝盖时可能已经伤了。

搜索